科技感十足的“大气球”将按计划拆除 通州将新增海绵城市工程
2025-04-30 17:02:25 来源:北京日报
大运河畔,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式投用后,可进一步改善大运河水质。罩在工地上的科技感十足的“大气球”将按计划拆除。
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几乎都在地下。目前,容量达116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已建设完成,投用后,裹挟泥沙、污染物的雨水经分流沉淀系统净化后,可直接用于河道景观补水和植被灌溉,大幅减少这片区域污水溢流入河的次数。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了不少绿色施工技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中铁十六局打造的基坑气膜,它是目前北京市同类气膜中面积最大的,长165米、宽80米、高37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就像“大气球”一样把整个工地完全罩住,从源头解决扬尘、噪音等一系列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个“大气球”还是全国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从项目启动到完工,所有施工都在气膜内完成,建设者们甚至还在基坑里搭建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塔吊。更让人惊讶的是,基坑气膜借助内外气压差支撑,再利用斜向网状结构加以固定就可以实现自主成形。也就是说,“大气球”完全是靠鼓风机吹起来的,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内外气压差,内部也不需要占用场地建设支撑梁柱。
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郭磊磊介绍,“大气球”充满科技感,气膜膜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过三层特殊涂装喷涂,具备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自洁性,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强风、碎石等外力损伤。前不久的极端大风天气,基坑气膜经受住了考验,实现“零损伤、零位移”。
相关阅读
- 科技感十足的“大气球”将按计划拆除 通州将新增海绵城市工程
- 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
- 两种呼吸道疾病预防有新变化 专家:不必“疫苗犹豫”
- 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 河南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专项行动在郑州启幕
- 奥佳华张玮佳:创新重构消费体验 技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收官
- 一季度中国对东盟、欧盟进出口稳定增长
- 警惕AI玩具带来隐私风险
- 天津布局创建上合组织口岸合作中心
- 或引发急性肝损伤!注意,同种成分中成药或西药别一起吃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答记者问